首页 > 数码 > 问答 > 数码经验 > 监控磁盘阵列怎么做,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监控磁盘阵列怎么做,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8-03 09:00:18 编辑:安防经验 手机版

1,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一个硬盤无得选择, 两个硬盤 1. RAID 0 (高效能; 资料保存低安全性, 任何一个硬盤损坏所有资料都会遗失). 2. RAID 1 (一般效能; 资料保存高安全性, 要两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三个硬盤 RAID 5 (高效能; 资料保存高安全性, 要其中两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四个硬盤 可选 RAID 0, RAID 1, RAID 5, RAID 10 (要其中三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2,怎么做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简称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pDisks),有“价格便宜且多余的磁盘阵列”之意。其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主要针对硬盘,在容量及速度上,无法跟上CPU及内存的发展,提出改善方法。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同时,在储存数据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故障硬盘内的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怎么做磁盘阵列

3,磁盘阵列怎么做

RAID,为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其实也分为软阵列 (Software Raid)和硬阵列 (Hardware Raid) 两种. 软阵列即通过软件程序并由计算机的 CPU提供运行能力所成. 由于软件程式不是一个完整系统故只能提供最基本的 RAID容错功能. 其他如热备用硬盘的设置, 远程管理等功能均一一欠奉. 硬阵列是由独立操作的硬件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 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 由于硬阵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有需要的功能均可以做进去. 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而且, 如果你想把系统也做到磁盘阵列中, 硬阵列是唯一的选择. 故我们可以看市场上 RAID 5 级的磁盘阵列均为硬阵列. 软 阵列只适用于 Raid 0 和 Raid 1. 对于我们做镜像用的镜像塔, 肯定不会用 Raid 0或 Raid 1。 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巳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巳经发展了六个级别, 其级别分别是0、1、2、3、4、5等。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下面就介绍这四个级别。 RAID 0:将多个较小的磁盘合并成一个大的磁盘,不具有冗余,并行I/O,速度最快。RAID 0亦称为带区集。它是将多个 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硬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盘中。 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没有冗余功能的,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 据都无法使用。 RAID 1:两组相同的磁盘系统互作镜像,速度没有提高,但是允许单个磁盘错,可靠性最高。RAID 1就是镜像。其原理为 在主硬盘上存放数据的同时也在镜像硬盘上写一样的数据。当主硬盘(物理)损坏时,镜像硬盘则代替主硬盘的工作。因 为有镜像硬盘做数据备份,所以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 是所有RAID上磁盘利用率最低的一个级别。 RAID Level 3 RAID 3存放数据的原理和RAID0、RAID1不同。RAID 3是以一个硬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则分段存储于其余硬盘 中。它象RAID 0一样以并行的方式来存放数,但速度没有RAID 0快。如果数据盘(物理)损坏,只要将坏硬盘换掉,RAID 控制系统则会根据校验盘的数据校验位在新盘中重建坏盘上的数据。不过,如果校验盘(物理)损坏的话,则全部数据都 无法使用。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 RAID 5: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 位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硬盘上。这样, 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硬盘的利用率为n-1。 RAID 0-1:同时具有RAID 0和RAID 1的优点。 冗余:采用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当其中一个设备失效时,其它设备能够接替失效设备继续工作的体系。在PC服务器上,通 常在磁盘子系统、电源子系统采用冗余技术。 另外这个是他的原理.太多写不下就写个地址了: http://www.pcfree.cn/cn/service/dataRecovery/raidRecovery/2004/07/09/article230925765.html

磁盘阵列怎么做

4,如何建立磁盘阵列

如何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带区卷。下面已Windows 2000为例,给大家介绍。建立带区卷必须对硬盘重新格式化,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建议将硬盘数据备份后,删除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以外的所有分区。 接着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2000,然后依次打开“我的电脑→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在屏幕的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分区或卷的详细情况,下半部分显示物理磁盘的状态,在这一部分的左边显示物理磁盘的两种类型。图中的磁盘0、1都是物理磁盘,并且现在都是基本磁盘,我们要把它们升级到动态磁盘并创建一个带区卷。 接着就是升级到动态磁盘。在磁盘0或磁盘1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升级到动态磁盘(U)”,出现对话框后在磁盘0和磁盘1前面打勾并确定,几秒钟后升级就完成了,此时在“磁盘管理”中磁盘0和磁盘1已经变成动态磁盘了,并且Windows 2000所在分区变成包含引导信息的简单卷,也就是引导卷。而其他空间则变成未指派空间。 然后创建带区卷。未指派空间可以创建简单卷或者带区卷,在磁盘0未指派空间上点右键并选择“创建卷”;点击“下一步”后选择“带区卷”,将磁盘0和磁盘1添加到右边的“选定的动态磁盘(S)”一栏中,按下一步后,Windows提示指派驱动器号(可以由Windows指定也可手动分配,一般以系统默认即可),然后需要进行格式化.可以选择FAT32和NTFS作为带区卷的文件系统,然后选择簇的大小和卷标,簇越大磁盘性能越高但造成的空间浪费也越大。我选择了“默认”由Windows自动设定,在“执行快速格式化”上打勾并确定,经过几秒钟的格式化后,屏幕上半部分就出现了一个驱动器号为“D”,容量为磁盘0原未指派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也就是我们要的RAID0阵列。 在使用硬件级的RAID0时,如果两个物理硬盘容量不相等,那么创建的RAID0阵列的总容量为较小一个容量的两倍,比如一个10GB和一个20GB硬盘创建硬件级RAID0,那么得到的总容量就是10G×2=20GB,较大硬盘上多出的10G空间无法使用,就白白浪费掉了。而使用Windows 2000的软件RAID,虽然最多也只能创建较小硬盘容量两倍的带区卷,但较大硬盘上多出的空间还能利用。利用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硬盘上剩余的空间再创建一个简单卷,简单卷会被另外分配一个驱动器号,使用起来跟基本磁盘上的逻辑驱动器一样。创建简单卷的步骤与创建带区卷大体相同,只是在选择卷类型是选择“简单卷”就行了。一个动态磁盘上允许多种类型的卷共存,创建带区卷后,磁盘1还有1.1GB的未指派空间,我们又用它创建了一个驱动器号为E的简单卷。这时候,磁盘0和1都存在带区卷和简单卷,并且所有空间都被使用,没有任何浪费。
x58日食不用列阵卡可以组的 先把硬盘先全插到ich10r导出的sata口上 确定不是插在其他芯片扩展的口上(其实一般不会啦 那个口比较难找很少人会插那个) 不明白可以看说明书 然后开机按del进bios 找到硬盘模式里面改成raid(另外2个选项是ide和achi) 然后保存设置重启 开机不停安ctrl+i(注意不要一直按住其中一个键 我以前这样进不去 要2个一起按)进入raid设置界面 按1创建 你应该看得懂的 用空格把硬盘都选上 剩下全用默认值就行了(raid0 其他的没啥必要啦raid5对个人来说没啥意义 不过也可以组)保存成功后重启就会得到一个组好的1.5t大硬盘 就是你组好的列阵 安完系统记得下个intel的新版ich驱动打开高速卷回写 速度倍增哦
http://baike.baidu.com/view/63423.html?tp=1_11 上面是对阵列的详细说明 组建RAID的话 一种是使用主板自带RAID 一种是使用PCI RAID卡 组建的时候对硬盘的要求是对称 也就是说大小 硬盘模式等等 都必须一致 但实际使用下来比较好的效果是同厂商 同类型的硬盘配合使用兼容性较好 具体需要组建什么要的RAID 需要看主板或者RAID卡支持的类型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组建 现在用的较多的是RAID0 RAID1 RAID2 RAID3 RAID4

5,如何组建磁盘阵列

请问你是XP还是VISTAXP需要软驱那个已经消失了N久的东东VISTA可以用U盘代替就是在刚安装系统的时候(就是全屏蓝屏的时候,让你选安那个盘,是否格式化,仔细盯着下面的英文,应该会出现FX,好像是F6,摁吧。哦,这个是XP)VISTA在一开始就有选择安装会格式化硬盘全部内容,并以你那速度最慢的为基准
为了提高服务器存储系统容量、传输数据的速度和保证数据的冗余性,在服务器上一般采用了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技术,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raid?该怎么来实现?下面就来介绍相关的知识。 背景知识 在开发磁盘阵列时,当初的设想除了使用多块硬盘用来实现更高速度的考虑之外,还有存储冗余能力及扩容方面的考虑。系统的存储冗余能力是指:假如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时候,能使系统仍然继续工作。而系统的扩容是指假如单块硬盘的容量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时,可以采用多块硬盘捆绑来提供更高容量的存储系统。基于这些想法,就产生了raid技术,实质上,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以实现用户的需求。 根据组建磁盘阵列的用途及组建模式可以把磁盘阵列分为raid 0、raid 1、raid 2、raid 3、raid 4、raid 5,不同的磁盘阵列所能达到的性能与容量都是不相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阵列类型,但是在校园网络中用的最多的是raid 0、raid 1类型。 raid 0与raid 1 1、raid 0 raid 0也称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raid 0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1来表示。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驱动器上,同时从各个驱动器中读写数据,因而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没有容错能力,且任何一个磁盘驱动器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败,因而安全系数反而比单个的磁盘驱动器还要低。一般适合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2、raid 1 尽管raid 0能提供更快的速度,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而raid 1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raid 1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图2表示。在raid 1下,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地工作。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继续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raid 0是提速,raid 1是备份。通常情况下,为了既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性能,又可以提供数据安全性,往往采用raid 0 + 1。 硬盘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上都有raid控制卡,不需要另外采购,接下来需要选购的就是硬盘。至于选择几块硬盘,这要看实际需要,如果想组建raid 0系统,至少需要两块硬盘,如果想组建raid 1系统,至少也需要两块硬盘,如果想组建raid 0 + 1系统,最好使用四块硬盘,其中两个做raid 0,另外两个做raid 0的备份。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硬盘的时候最好是完全一样的,否则会出现快速硬盘等待慢速硬盘、大容量硬盘迁就小容量硬盘的现象,因为当做raid的两个硬盘的容量不同时,raid硬盘的总容量仅是小容量硬盘的两倍,而此时raid 0的理论速度也只是慢硬盘速度的两倍。 raid的实现 目前,raid的实现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自带的软件实现软raid,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硬raid卡来实现。 1、软raid的实现 现在的服务器一般都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的操作系统,而windows 2000 server本身提供了内嵌的软件raid功能,这时只需要有两块硬盘就可以实现raid 0和raid 1功能。 (1)将数据进行必要的备份,并将两个硬盘分别接到南桥芯片控制的两个ide接口。 (2)选“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3)选“存储→磁盘管理”,出现界面。 (4)用鼠标右键单击位于窗口中的磁盘0和磁盘1,选择“转换到动态磁盘”。 (5)在“转换为动态磁盘”的窗口中选择要转换的磁盘,出现如图4所示窗口。将两个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重新启动机器。 注意:如果要做raid 0必须至少有两个硬盘做成动态磁盘,另外,一旦将硬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就不能再转换为原来的状态了,除非删除原来的分区。 (6)再次选“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分区和分区上的数据依然存在,但是布局和类型已经由原来的“磁盘分区”和“基本”变成了“简单卷”和“动态”。选定一个卷,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删除卷”,删除原来的卷。

6,怎样做磁盘阵列

卖块RAID卡然后看你想怎么做了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有如下几种: RAID 0: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 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0+1: 也被称为RAID 10标准,实际是将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它的优点是同时拥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 RAID 2:将数据条块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并使用称为“加重平均纠错码(海明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 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它同RAID 2非常类似,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区别在于RAID 3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并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来说,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 4:RAID 4同样也将数据条块化并分布于不同的磁盘上,但条块单位为块或记录。RAID 4使用一块磁盘作为奇偶校验盘,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这时奇偶校验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因此RAID 4在商业环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 5:RAID 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在RAID 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 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RAID 3与RAID 5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并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 6: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 RAID 7:这是一种新的RAID标准,其自身带有智能化实时操作系统和用于存储管理的软件工具,可完全独立于主机运行,不占用主机CPU资源。RAID 7可以看作是一种存储计算机(Storage Computer),它与其他RAID标准有明显区别。除了以上的各种标准(如表1),我们可以如RAID 0+1那样结合多种RAID规范来构筑所需的RAID阵列,例如RAID 5+3(RAID 53)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阵列形式。用户一般可以通过灵活配置磁盘阵列来获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盘存储系统。 只要硬盘都是空盘没有危险性,大不了直接格式化还能用
二楼完全一小白 楼主首先要搞清楚磁盘阵列的意思 楼主说的500g+500g=1t的情况,实际上是我们普通的把硬盘连接起来的模式,不是组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实际上500g+500g还是=500g 磁盘阵列的意思是,我们安装所有的程序、文件等都分成两份,分别安装在硬盘a和硬盘b中。在读取数据或者运行程序时,会从两个硬盘中同时调取数据(因为所有的数据在两个硬盘中都有),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数据调取速度 换句话说,组建磁盘阵列不是为了提高硬盘容量大小,而是加快数据读取速度,或者说加快电脑相应速度,仅此而已 要组建磁盘阵列,必须你的主板支持,然后在主板bios中打开磁盘阵列并正确安装驱动。详细的驱动安装过程,楼主可以去自己主板官网下载说明书,各个主板的安装过程都不一样,因此没法口述。同时,也可以在官网得知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磁盘阵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RAID 0模式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数据丢失就是3个盘全部丢失了 你要慎重
raid卡,要么用高档一点的, 要么就不要用,作软件raid,或者用intel ichxR来做raid。 低端的raid卡,一样要占用cpu资源。

7,硬盘阵列怎么做

第一步 1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 2准备好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软盘或者带启动的98安装盘都行] 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顺序不考虑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的板子是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 最后设置软驱或光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 选择raid 0项。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 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不用修改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确认硬盘数据是不是备份好了 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这时候两块硬盘就被做成列阵了 就象对一块盘格式化一样 插入启动盘来格式化和分区 第六步 对于采用raid的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和普通情况下不一样, 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复制”重启以后,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装scsi设备或raid磁盘”,这时候就要按下f6 出现安装选择,选择“s”安装raid控制芯片驱动 按下“s”键会提示插入raid芯片驱动盘。回车,安装程序自动搜索驱动盘上的程序,选择“winxp”那一个并回车。 接下来是正常的系统安装,和普通安装没有任何区别。 安装完毕 进入系统 raid 0 就安装好了
用硬RAID吧,这样会有比较好的性能,首先主板要支持RAID,多买几块硬盘,组建一个RAID,设置在BIOS设置里面进行,下面是几种RAID的方式,看哪种比较适合你 RAID 0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RAID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其中,RAID 0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容量更大的存储设备。最简单的RAID 0技术只是提供更多的磁盘空间,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使用RAID 0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是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RAID 0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把几块硬盘串联在一起创建一个大的卷集。磁盘之间的连接既可以使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实现,也可以使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实现,我们把4块磁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容量相当于任何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4倍。如图中彩色区域所示,数据被依次写入到各磁盘中。当一块磁盘的空间用尽时,数据就会被自动写入到下一块磁盘中。 这种设置方式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增加磁盘的容量。至于速度,则与其中任何一块磁盘的速度相同,这是因为同一时间内只能对一块磁盘进行I/O操作。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无法继续使用。从这种意义上说,使用纯RAID 0方式的可靠性仅相当于单独使用一块硬盘的1/4(因为本例中RAID 0使用了4块硬盘)。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RAID 0的可靠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配置方式,提供系统的性能。与前文所述的顺序写入数据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带区集,在同一时间内向多块磁盘写入数据。系统向逻辑设备发出的I/O指令被转化为4项操作,其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对应于一块硬盘。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过建立带区集,原先顺序写入的数据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块硬盘中同时进行读写。四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创建带区集时,合理的选择带区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带区过大,可能一块磁盘上的带区空间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I/O操作,使数据的读写仍然只局限在少数的一、两块硬盘上,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并行操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带区过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发大量的读写操作,占用过多的控制器总线带宽。因此,在创建带区集时,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慎重的选择带区的大小。 我们已经知道,带区集可以把数据均匀的分配到所有的磁盘上进行读写。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硬盘都连接到一个控制器上的话,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这是因为当我们频繁进行读写操作时,很容易使控制器或总线的负荷超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建议用户可以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 RAID 1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RAID 1和RAID 0截然不同,其技术重点全部放在如何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RAID 1是所有RAID等级中实现成本最高的一种,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选择RAID 1来保存那些关键性的重要数据。 RAID 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对任何一个磁盘的数据写入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系统可以从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显然,磁盘镜像肯定会提高系统成本。因为我们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是所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下图显示的是由4块硬盘组成的磁盘镜像,其中可以作为存储空间使用的仅为两块硬盘(画斜线的为镜像部分)。 RAID 1下,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都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只要能够保证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RAID 1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不间断的工作。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 通常,我们把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称为在降级模式下运行。虽然这时保存的数据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是RAID系统将不再可靠。如果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因此,我们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更换新盘之后,原有好盘中的数据必须被复制到新盘中。这一操作被称为同步镜像。同步镜像一般都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当损害的硬盘的容量很大时更是如此。在同步镜像的进行过程中,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复制数据需要占用一部分的带宽,所以可能会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因为RAID 1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使用两个磁盘控制器不仅可以改善性能,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我们已经知道,RAID 1最多允许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故障,所以按照我们上图中的设置方式(原盘和镜像盘分别连接不同的磁盘控制),即使一个磁盘控制器出现问题,系统仍然可以使用另外一个磁盘控制器继续工作。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由于意外操作所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RAID 0+1 单独使用RAID 1也会出现类似单独使用RAID 0那样的问题,即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向一块磁盘写入数据,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因为这种配置方式综合了带区集和镜像的优势,所以被称为RAID 0+1。 热插拔 一些面向高端应用的磁盘镜像系统都可以提供磁盘的热插拔功能。所谓热插拔功能,就是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害的硬盘。如果没有热插拔功能,即使磁盘损坏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用户仍然需要暂时关闭系统,以便能够对硬盘进行更换。现在,使用热插拔技术只要简单的打开连接开关或者转动手柄就可以直接取出硬盘,而系统仍然可以不间断的正常运行。 校验 RAID 3和RAID 5都分别使用了校验的概念提供容错能力。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校验想象为一种二进制的校验和,一个可以告诉你其它所有字位是否正确的特殊位。 在数据通信领域,奇偶校验被用来确定数据是否被正确传送。例如,对于每一个字节,我们可以简单计算数字位1的个数,并在字节内加入附加校验位。在数据的接收方,如果数字位1的个数为奇数,而我们使用的又是奇数校验的话,则说明该字节是正确的。同样对偶数校验也是如此。然而,如果数字位1的个数和校验位的奇偶性不一致的话,则说明数据在传送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RAID系统也采用了相似的校验方法,可以在磁盘系统中创建校验块,校验块中的每一位都用来对其它关联块中的所有对应位进行校验。 在数据通讯领域,虽然校验位可以告诉我们某个字节是否正确,但是无法告诉我们到底是哪一位出现了问题。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检测错误,但是不能改正错误。对于RAID,这是远远不够的。固然错误的检测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对错误进行修复,我们就无法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文章TAG:监控磁盘阵列怎么做监控磁盘磁盘阵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