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企业交税金额怎么算,企业税收怎么算

企业交税金额怎么算,企业税收怎么算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2-31 17:50:27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企业税收怎么算

不同类型企业在税收方面多少存在一些区别,包括国家会给予一些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政策。企业所得税一般是企业纳税额中占比比较大的一块。是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具体企业如何纳税、纳多少税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企业税收怎么算

2,如何计算企业应缴纳多少税呢求助

交增值税: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交150 000*17%/(1+17%)=21 794.87元。如果你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交150 000*3%/(1+3%)=4 368.93元。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如果你公司是小型微利企业,即: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不超过1000万元时,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当期利润按税法规定调增调减后金额
搜一下:如何计算企业应缴纳多少税呢??求助!!
搜一下:如何计算企业应缴纳多少税呢??求助!!

如何计算企业应缴纳多少税呢求助

3,企业如何计算税收

企业税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业税=服务业收入*税率为5%(适合有服务业的企业)(月报); 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3%(适合小规模纳税人)(月报); 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17%-进货金额(不含税)*17%(适合一般纳税人)(月报); 2、应纳城建税=应纳增值税+营业税*7%(月报); 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3%(月报); 4、堤围防护费:营业收入*0.1%(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 应纳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2%((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 5、所得税=利润总额*税率为25%(季报);(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企业如何计算税收

4,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减免和抵免税额 (1)抵免税额 ① 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2)抵免方法——限额抵免 抵免限额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税收抵免的最高限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抵免限额计算公式: 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境外所得×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25%)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

5,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收入额2900万元*0.5%=14.5万元 大于32*60%=19.2万元 业务招待费税前准予列支14.5万元 你多列支19.2-14.5=4.7万元2.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本年度准予税前列支2900*15%=435万元 你多列支450-435=15万元以上两项应作纳税调增 4.7+15=19.7万元调整后计税所得额=96+19.7=115.7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15.7*25%=28.925万元应补交企业所得税=28.925-22=6.925万元
收入=2400+465+22+110=2997 成本费用=1800+65+330+350=2545 利润总额=2997-2545=452 事项:1,、因没有其他提示,按税法规定,广告费支出可按不超过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2400+465)x15%=429.75>120,因此广告支出没有超过因此不予调整。 2、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准予扣除,但是最高不等超过营业收入的0.5%。(2400+465)x0.5%=14.325,招待费的60%=43x0.6=25.8,因此需要调整43-14.325=28.675 3、计提的存货损失所得税不予扣除,待实际发生时准予扣除,因此纳税调整50万元。 4、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纳税调减6万元。 5、通过政府进行捐赠准予按照利润总额的12%扣除,其余不准扣除。因此该事项准予扣除的是452x12%=54.24,多出的60-54.24=5.76和5万元需要纳税调增。 纳税调整项目=28.675+50+5.76+5=89.435 纳税调减项目=6 应纳税所得额=452+89.435-6=535.435 2010年应纳税=535.435x25%=133.86

6,一般纳税人每个月应缴纳的税金应该如何算具体的解说方法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2626161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使得这两类纳税人的增值额相同而增值税税负不同。 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按17%、13%的税率计税,基本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额×税率 -购进额×税率 =(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增值额×税率 =销售额×增值率×税率 增值率 =(销售额 -购进额)÷销售额 这里的增值率相当商业企业的销售毛利率。 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不按一般纳税人的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而是按照简易办法计算纳税,即:对其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以其销售额乘以4%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发生相同的购销业务,前者增值税税负重。假设某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购入存货,不含税价为R,适用17%的税率,以含税价Rt销售。 如果该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那么: 其不含税销售价为:Rt/(1+17%), 进销差价为:[Rt/(1+17%)]-R, 销售毛利率 = =1-1.17R/Rt 如果该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准抵扣,那么: 其进价为:R(1+17%),因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按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项税额计入所购货物的成本。 不含税销售价为:Rt/(1+4%), 进销差价为:[Rt/(1+4%)]-[R(1+17%)], 销售毛利率 ==1-1.22R/Rt 因此,发生同样购销业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毛利率比一般纳税人低: (1-1.17R/Rt)-(1-1.22R/Rt)=0.05R/Rt, 其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重。特别是随着目前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平均利润率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可以随着增值率的下降而降低,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固定不变的,与其利润率的升降无关,导致两类纳税人的税负差异加大。
你好!应缴增值税为,销项税款减进项税额.这社会真奇怪了,买发票也公开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7,企业交纳营业所得税怎么算

  是指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吗?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招待费、安全生费用;  纳税调整减少额: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国债利息收入等;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表的填报请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文件执行: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不包括期间费用,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填列的就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或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的内容,即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
文章TAG:企业交税金额怎么算企业交税金额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