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增值税交税怎么计算,增值税应缴税费怎么计算要说的通俗易懂谢谢最好举例说明谢

增值税交税怎么计算,增值税应缴税费怎么计算要说的通俗易懂谢谢最好举例说明谢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28 03:50:35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增值税应缴税费怎么计算要说的通俗易懂谢谢最好举例说明谢

简单的说法就是销售收入*适应税率。如果是含税收入的话,增值税=含税收入/(1+适应税率)*适应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一般是3%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7%。一般纳税人应交税金=销项税-进项税
增值税应税额,是按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乘以增值税税率来计算的
你好!应交增值税=上期留底+本期进项-本期销项这个上期留底税 就是你以前没有抵扣完的进项税本期进项税 就是当月你购买材料之类的东西你所拿到的增值税发票的合计税额本期销项就是你当月的销售收入*17% 这个是一般纳税人的 小规模纳税人的 因为不能抵扣所以应纳增值税就是本期不含税销售额*税率(比如3%)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增值税应缴税费怎么计算要说的通俗易懂谢谢最好举例说明谢

2,增值税如何计算出来的

一、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6%、0%等。 适用16%税 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适用10%税 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适用6%税 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 适用0%税 出口货物等特殊业务。 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 征收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征收率为3%。

增值税如何计算出来的

3,增值税如何计算

增值税: 销项 进项 应交税 110/1.17*0.17 - 100/1.17*0.17 = 14529.92元。与费用无关。地税:增值税税额的7%的城建税,3%的教育税附加,1%的地方教育费14529.92 * (0.07+0.03+0.01)= 1598.29 元 所得税:(收入 - 成本 - 费用) * 税率 (110/1.17 - 100/1.17 - 40000 - 5000 )* 0.25 =40470.09* 0.25 =10117.52元
增值税就是等于销项税-进项税增值税的计算与费用没有关系,所得税根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计算(参考损益表),地税主要是印花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等,这个是按增值税计算的。销项税金=159829.06元进项税金=145299.14元应交增值税=159829.06-145299.14=14529.92元 所得税无法帮你计算,用收入减去成本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等得出的城建税用增值税*5%,教育费附加用增值税*3%
进项税100万/1.17*0.17=145299.14销项税110/1.17*0.17=159829.06应交增值税159829.06-145299=14529.92地税需交印花税110万/1.17*0.0003=282.05地税需交城建税及附加14529.92*0.09=1307.69.所得税是季度税,如这是6月底的数,可以这样得出利润:销售利润(110-100)万元/1.17=85470.09-40000-5000-1307.69-282.05=74880.33*25%=18720.08,本季应交所得税18720.08元。
国税交:14529.92元地税交:城建税:14529.92*5%=726.50 教育费附加:14529.92*3%=435.90 地方教育费附加:14529.92*1%=145.29 印花税:940170.94*0.003%=282.05 所得税是看你企业是A类还是B类。A类是查帐征收,B 类是核定征收。若是核定征收是看税务局给你们定了。
应纳增值税=10000/(1+3%)x3%=291.26 城建税=291.26x7%=20.39 教育费附加=291.26x3%=8.73 另外还有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河道维护费等。还有企业所得税。
赶紧先问一下,你们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如何计算

4,增值税怎么计算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再比如: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贷:应付账款——a公司 11700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增值税的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5,增值税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增值税的计算要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具体如下:1、一般纳税人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进项税额=1700元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应纳税额=3400-1700=1700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货物范围和抵扣进项税额规定。 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简单地说,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只要是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所购销的货物其实都是含税的货款。因此在计算收入时都要把增值税剔除,即:价税合计/1.17=不含税价款, (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价款*17%=增值税 (销项税或进项税) (购入时是进项税,销售时是销项税)比如,购入10000,销售15000,计算应交增值税是多少?购入:10000/1.17=不含税货款8547.01 8547.01*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销售:15000/1.17=不含税销售额12820.5112820.51*17%=增值税(销项税)2179.49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179.49-进项税1452.99=726.5如果按你所说货款减去税金,即不含税价款。比如进货,就是用:含税价10000-进项税1452.99=不含税价款8547.01.即增值税计算公式为:价税合计10000/1.17*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时,虽然不分开进项税,但是也是含税的。只是因为规模小,国家规定不让抵扣进项税。因此要将价税合计全部记入存货。比如上例中购入10000,全部记到存货成本中,不剔除增值税,因为国家不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销售时,按3%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即:价税合计/1.03=不含税销售额,(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应交增值税。比如上例中销售15000。即:15000/1.03=不含税销售额14563.11不含税销售额14563.11*3%=应交增值税436.89
简单地说,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只要是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所购销的货物其实都是含税的货款。因此在计算收入时都要把增值税剔除,即:价税合计/1.17=不含税价款, (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价款*17%=增值税 (销项税或进项税) (购入时是进项税,销售时是销项税)比如,购入10000,销售15000,计算应交增值税是多少?购入:10000/1.17=不含税货款8547.01 8547.01*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销售:15000/1.17=不含税销售额12820.5112820.51*17%=增值税(销项税)2179.49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179.49-进项税1452.99=726.5如果按你所说货款减去税金,即不含税价款。比如进货,就是用:含税价10000-进项税1452.99=不含税价款8547.01.即增值税计算公式为:价税合计10000/1.17*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时,虽然不分开进项税,但是也是含税的。只是因为规模小,国家规定不让抵扣进项税。因此要将价税合计全部记入存货。比如上例中购入10000,全部记到存货成本中,不剔除增值税,因为国家不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销售时,按3%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即:价税合计/1.03=不含税销售额,(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应交增值税。比如上例中销售15000。即:15000/1.03=不含税销售额14563.11不含税销售额14563.11*3%=应交增值税436.89

6,请问每个月应该交的增值税具体怎么计算

2008年修改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2008版),对于您所表述的内容与原《增值税暂行条例》(1993版)没有多大的变化。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说明:此条没有变化。  第四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说明:此条没有变化。  第五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说明:此条没有变化。  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说明:此款变化要点,将“海关完税凭证”指定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说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征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22号)规定:对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产品取得的普通发票,可以按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计算进项税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财税[2002]12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2002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财税字[2002]105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产品,可按财税[2002]12号的规定依13%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此次条例修改增加了这项。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细则第十二条规定,运输费用可抵扣进项税。以次上调为条例内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运输费用扣除率的通知》(财税字[1998]114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应税货物支付的运输费用的扣除率由10%降低为7%。
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应交的增值税 是对的.不过进项税额不是以销售金额乘以17%,而是进项发票票面上的税额,
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应交的增值税,没错。增值税还是17%。在购进材料时产生了进项税,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加上各种费用就出了产成品,在销售时价格就比购进材料时的大,因此销售产品开出的发票就产生了销项税在当月所购入材料又全部生产后销售,销项税大于进项税就有了增值税
销项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进项税=取得增值税发票上的税额、农产品收购单上金额的13%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1、《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增值税税率: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3号)规定,批发和零售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 依据上述规定,生产企业生产销售以及进口农机产品,按1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企业批发和零售农机产品,免征增值税。 2、根据(国税发[1993]151号)(财税字[1994]060号)(财税[2002]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0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9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12号)规定, 农机的范围包括:拖拉机、土壤耕整机、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种植机械、植物保护和管理机械、收获机械场上作业机械、排灌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业运输机械(不包括农用汽车)、农用水泵、农用柴油机、畜牧业机械、渔业机械、林业机械、小农具(不包括农机零部件)、不带动力的手扶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运输车、农用水泵、农用柴油机、卷帘机、密集型烤房设备、频振式杀虫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粘虫板、农用挖掘机、养鸡设备系列、养猪设备系列产品。

7,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近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一要注意政策执行期间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二要注意确认条件生产、生活性服务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三要区分不同设立时间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不能作为计提的基数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六要区分三种情况抵减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七要记住一个例外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八是单独核算加计抵减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九是首次需填表声明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同时兼营四项服务的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十是有始有终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一般纳税人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从增值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看,从理论上讲,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是指直接求出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再乘以规定税率,计算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增值额×税率  在直接计算法中又分为“加法”和“减法” ①加法,是指将构成增值额的各要素如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及其它增值项目的金额加起来,求出增值额,然后再乘以增值税税率,计算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公式:应纳增值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它增值项目)×税率 ②减法,又称扣额法。是指从销售额全值中扣除非增值税项目的金额,如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扣除项目的金额,求出增值额,然后乘以增值税税率,计算出应纳增值税税额。公式:应纳增值税=(销售额-非增值项目金额)×税率  二、间接计算法  间接计算法,又称税款扣税法。是指以销售额全值乘以增值税税率求出产品的整体税额,然后从中扣除外购非增值项目已经缴纳的税额,以这个税差作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销售额×税率-非增值项目的已纳税款。  虽然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方法有上述几种,但在实际实行中普遍采用的只有扣税法,这是因为:  第一,税款抵扣制是增值税最本质的特征,它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保证财政收入。目前,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其增值税税率都在二档以上,不同税率的产品在流转环节间的整体税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直接计算法,就会出现税率同整体税负不相吻合的情况,其结果是全能厂与专业厂之间仍然存在税负不平的矛盾,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纳税人故意将购入商品或劳务成本在不同税率产品或劳务之间进行不合理分摊,而逃避税收。而扣税法则避免这些漏洞。  第二,实行扣税法,有利于简化增值税的计算办法,采用直接计算法须在产品核算过程中划分确定增值项目或非增值项目,使应纳税额的计算十分复杂。实行扣税法,尤其是采用凭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办法,则可以使税金的计算与成本核算脱钩,计算征收手续比较简便。 对非增值项目的已纳税款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1)先确定非增值项目(扣除项目),然后再衍乘以适用的扣除率,求出扣除项目的已纳税款。  计算公式为:扣除项目的已纳税款=扣除项目×适用的扣除率  在确定扣除项目时,会由于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而采用不同的计算办法。具体有:  ①购进扣税法。是指扣除项目的扣除税款在购进环节进行抵扣。只要是当期购进的,不论是否投入生产,其应抵扣的税款,当期均允许抵扣。计算公式:  本期扣除税款=∑(本期外购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  ②投入实耗扣税法。即按当期投入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扣除项目计算。计算公式为:  本期扣除税款=∑[(本期投入生产过程的扣除项目金额+ 本期为销售应税产品所耗用的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  ③产出实耗扣税法。即按当期完工产品中所耗用的扣除项目计算。公式为:  本期扣除税额=∑[(本期完工产品所耗用的扣除项目金额+ 本期为销售应税产品所耗用的扣除项目金额) ×扣除税率]  ④销售实耗扣税法。即按当期销售产品中所耗用的扣除项目计算。公式为:  本期扣除税额=∑(本期销售产品所耗用的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  (2)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办法。 新增值税实行此办法,即凭购进允许抵扣项目的专用发票上注明已征税款,作为扣除项目的已征税款,并在购进环节进行抵扣。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B9%AB%CE%F1%D4%B1%BF%BC%CA%D4%B5%C4%B7%A8%C2%C9%B3%A3%CA%B6&sr=&z=&wd=%D4%F6%D6%B5%CB%B0%B5%C4%BC%C6%CB%E3%B7%BD%B7%A8&ct=0&cl=3&f=8
含税营业额÷1.17=不含税营业额×0.17=税额应交增值税=不含税营业额×税负
好吧,看了上面的回答我不得不说下,增值税跟营业税不会同时征收的,增值税的计税价是不含增值税销售额,你说要拿到100w,那要看市场同类产品的价钱计算的,那就假设市场同类不含税价为100w,你是一般纳税人,则缴纳增值税:100*17%=17w,城建税跟教育附加,你在市区城建税7%,县城或建制镇5%,其他1%,又假如你在市区,税率7%,则缴税:17*(7%+3%)=1.7w,那么你一共交税18.7w,那你要卖118.7w。 一般纳税人还可以抵扣进项税的,假如你这批货进价80w,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你可以抵扣80*17%=13.6w,就是说你只缴纳了17-13.6=3.4w的增值税,城建税跟教育附加:3.4*(7%+3%)=0.34w,那一共缴税3.4+0.34=3.74w,那么卖103.74w。 如果你的货物原材料是初级农产品的话,把17%税率改为13%就好,所以你还要清楚自己的货进项税能否抵扣,税法上有比较详细的划分,你给的题里很多方面不知道,我无法判断,要是还想知道,再联系我把~ 如果你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跟小规模纳税人能区分么),那么你的征收率是3%,而且不能抵扣进项税,那么应缴增值税:100*3%=3w,城建税跟教育附加税:3*(7%+3%)=0.3w,共3.3w,那么要卖103.3w。
文章TAG:增值税交税怎么计算增值增值税交税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