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2-13 22:12:29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所得税季报是每个季度预交所得税,收入是不含税的。在营业收入栏填1400/1.17,利润总额栏填1400/1.17*1%(如果预计全年收入不超过500万的话,就乘以2%)。减免那栏填:实际利润额*5%。数字都是可以带出来的,你试试
所得税报表没有本期数,本期数就是一至九月累计。累计亏损不需要纳税。收入就按损益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填写。支出可以只填成本,也可以加费用,只要应纳税所得额填正确就可以,没有逻辑关系。

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2,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

累计亏损不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按本年累计利润总额来计算的;季报的填写:本期数填4-6月的累计数,累计数填1-6的累计数;减免所得税如果是经过税务批准的,可以自己填写;如果没有批准,自己填上也是无效的。
本季度不交所得税,你看看那个报表,本期栏(就是你说的 二季度)没有核算所得税额,二季度的核算是对一、二季度的累计核算,减免税你是指什么?如果是微利的减免我们有的企业是自己直接减免,有的企业是给税务交一个表备案让后自己直接填写减免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上的营业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他的成本包括费用,等等所有的减项,累计到申报期还亏损,不用报所得税,季报中利润总额,按损益表的利润额填,

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

3,企业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

1.营业收入本期金额为02.营业成本本期金额为三季度的成本费用,包括三个月的管理费用总和。3.利润总额本期金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支净额。4.累计金额为本季度加前两个季度申报的合计,通常自动产生,不需人工录入。1、营业收入包括:公司的所有收入(即开票收入及不开票的收入),按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来填报即可。2、营业成本都包括:公司的所有成本及费用总和,按利润表损益所发生的数据总和来填报即可。3、收入填 0 ,成本费用就是你的费用总额,填上你的所得税率应该是25% ,应纳税额那填0 即可。如果是网上申报软件的话就更简单了,收入是0 ,填上费用,应纳所得额那自动是0 。
很高兴为你解答,你公司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报表 1.营业收入本期金额为0 2.营业成本本期金额为三季度的成本费用,包括三个月的管理费用总和。 3.利润总额本期金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支净额。 4.累计金额为本季度加前两个季度申报的合计,通常自动产生,不需人工录入。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

4,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所得所季度申报表如何填写

1. 收入和成本都是按实填写,利润是根据实际利润减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填写,所以利润不等于收入减去成本。2. 企业所得税一般按照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3.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可减按20%税率计算缴纳。4.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2种,一种是查账征收,另一种是核定征收。⑴查账征收,是按照“实际利润额”依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而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待弥补的亏损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其中: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因此,实际利润额不是您所讲的(1000-100)的概念,因为,100元不代表贵公司的实际营业成本、费用和税金(不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⑵核定征收,是按照销售(营业)收入*核定所得率*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其中:销售(营业)收入包括:应税销售额、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额,核定所得率是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行业不同事前设置的,一般幅度在5%-30%之间,具体到贵公司应当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所得率计算,适用税率25%,核定征收不适用20%的税率。因此,假定主管税务局确定贵公司的核定所得率为10%,那么,贵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10000*10%*25*=250元。同样,在税务代开发票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作为已预缴税款,允许在全部应交企业所得税税款中抵缴。
收入和成本都是按实填写,利润是根据实际利润减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填写,所以利润不等于收入减去成本。
发票金额

5,季度所得税报表如何填写

依据损益表填: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经济特区企业按照国税发[2007]39号文规定的税率填写。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经济特区企业按照国税发[2007]39号文规定的税率填写。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文章TAG:所得税季报表怎么填所得所得税季报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