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b表怎么填,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怎么填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b表怎么填,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怎么填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05 19:51:17 编辑:税务知识 手机版

1,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怎么填

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是采集自然人基础信息的,按个人的实际情况填写
都啥项目呀,有就填,没有空着就行。

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怎么填

2,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里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怎么填

投资者的工资薪金支出就按每个月实际领取的工资报酬据实填写,个体工啇户的劳务报酬所得税是以其经营有关系的,有经营所得纳税,无经营所得不纳税。
搜一下: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里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怎么填
搜一下: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里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怎么填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里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怎么填

3,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应在什么时候应填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事项有关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8号)附件2:《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的规定:“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2015年及以后纳税年度的汇算清缴。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应在什么时候应填报

4,所得税B类怎么填写谢谢

一定我确认收入总额,而且还要知道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所得率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应纳税所得额减除50%后的余额计算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0%。
企业所得税是每季度进行预缴,申报全年累计收入,如果你一季度已经缴税,二季度只需缴纳额外的部分,例如,一季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元,需要交纳25元税款,二季度你的累积应纳税所得额为150,需要交纳的税款为37.5,因你一季度已经预缴一部分,二季度只需缴纳12.5元

5,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怎么填

B类表格是属于核定征收的,根据你们的核定征收比率,计算缴纳个体经营所得税税款。如果对表格的填写有疑问的,可以根据报表的填报说明进行填报。
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计算方法:1.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计算方法:1.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6,如何填报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1号,以下简称“第21号公告”), 自2013年8月1日起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现就“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表)”(以下简称“附表7”)如何填报及注意事项通过案例说明如下,供广大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参考。   一、附表7适用范围   从征收方式来看,附表7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从取得的所得来看,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从纳税人来看,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还要注意,附表7适用于查帐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预缴纳税申报,而年度汇算清缴申报则使用“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表)”,而对于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者的,则应分别填报。纳税人在办理申报时,须同时附报附件2《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   二、申报期限的规定   第21号公告对上述两类所得的纳税人的申报期限作了明确。规定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承包承租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实行核定征收的,应在次月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例如,李先生与合伙人在A市共同兴办了一家合伙企业甲,出资比例为5:5.2013年10月初,李先生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2013年9月份个人所得税预缴申报表。该合伙企业9月份会计报表反映:合伙企业2013年1至9月份累计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7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营业成本43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万元,销售费用15.5万元,管理费用8.5万元,其中包括业务招待费1.35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利润总额4万元。李先生2013年9月份个人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填报如下。 第1行“本期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7383839收入总额”=70+10=80(万元);第2行“本期成本费用总额”=43+4+15.5+〔8.5-(1.35-70×5‰)+5=75(万元);第3行“本期利润总额”=80-75=5(万元);第4行“分配比例”为50%;第5行“应纳税所得额”=5×50%=2.5(万元);第10行“按上述内容换算出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5÷9×12=3.333333(万元)=33333.33(元);第11行“税率”及第12行“速算扣除数”为20%、3750;第15行“本期实际应缴税额”=(3.333333×20%-0.3750)÷12=0.024306(万元)=243.06(元)。其他栏目根据填表说明分别填报。

7,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怎样填

(一)表头项目 1. 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 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表内信息栏 1. 投资者信息栏:填写个体工商户业主、承包经营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 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 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 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①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 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 (3) 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 (4) 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5) 纳税人识别号: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填写。有住所的个人则不填。该栏填写 税务机关赋予的 18 位纳税人识别号。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则不填。 税务机关赋予境内无住所个人的 18 位纳税人识别号,作为其唯一身份识别码,由 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初次涉税事项,或扣缴义务人办理该纳税人初次扣缴申报 时,由主管税务机关赋予。 2. 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 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投资单位全称。 (2) 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 (3) 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 。 (4) 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栏内打“√”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取得的收入总额。 1. 第 1 行“本期收入总额” :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税 2. 第 2 行“本期成本费用总额” 金总额。3. 第 3 行“本期利润总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 3 行=第 1 行-第 2 行4. 第 4 行“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企业分配方案中规定的该合伙人的比例填写;没有,则按人平均分配。 :根据不同的征收方式填写。5. 第 5 行“应纳税所得额” 查账征收 (1) 除合伙企业合伙人外的其他纳税人 ① 按本期实际计算的,第 5 行=第 6 行=第 3 行 ② 按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 1/12 或 1/4 计算的,第 5 行=第 7 行 (2) 合伙企业合伙人 ① 按本期实际计算的,第 5 行=第 6 行=第 3 行×第 4 行 ② 按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 1/12 或 1/4 计算的,第 5 行=第 7 行 核定征收 (1) 除合伙企业合伙人外的其他纳税人 ① 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第 5 行=第 1 行×第 8 行 或 =第 2 行÷(1-第 8 行)×第 8 行 ②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第 5 行=第 9 行 (2) 合伙企业合伙人 ① 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第 5 行=第 1 行×第 8 行×第 4 行 或 =第 2 行÷(1-第 8 行)×第 8 行×第 4 行 ②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第 5 行=第 9 行×第 4 行6. 第 10 行“按上述内容换算出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 10 行=第 9 行×12 个月(或 4 个季度)7. 第 11 行“税率”及第 12 行“速算扣除数” :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 10 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8. 第 13 行“本期预缴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 13 行=(第 10 行×第 11 行-第 12 行)÷12 个月(或 4 个季度)9. 第 14 行“减免税额”: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10. 第 15 行“本期实际应缴税额” :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 15 行=第 13 行-第 14 行11. 如果税务机关采取核定税额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将核定的税额直接填入第 15 行“本期实际应缴税额”栏。
税局网站查看填报说明 或电话咨询专管员 或去税局大厅咨询怎么填写有关数据
文件我给你上传了,你用电脑登陆下载一下。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查账征收“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预缴纳税申报,以及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申报。纳税人在办理申报时,须同时附报附件2—《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者的,应分别填报本表。二、申报期限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承包承租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实行核定征收的,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三、本表各栏填写如下:(一)表头项目1. 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二)表内信息栏1. 投资者信息栏:填写个体工商户业主、承包经营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1) 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2) 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①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3) 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4) 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5) 纳税人识别号: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填写。有住所的个人则不填。该栏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18位纳税人识别号。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则不填。税务机关赋予境内无住所个人的18位纳税人识别号,作为其唯一身份识别码,由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初次涉税事项,或扣缴义务人办理该纳税人初次扣缴申报时,由主管税务机关赋予。2. 被投资单位信息栏:(1) 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投资单位全称。(2) 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3) 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4) 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栏内打“√”。(三)表内各行的填写1. 第1行“本期收入总额”: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取得的收入总额。2. 第2行“本期成本费用总额”: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税金总额。3. 第3行“本期利润总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3行=第1行-第2行4. 第4行“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企业分配方案中规定的该合伙人的比例填写;没有,则按人平均分配。5. 第5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不同的征收方式填写。l 查账征收(1) 除合伙企业合伙人外的其他纳税人① 按本期实际计算的,第5行=第6行=第3行② 按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计算的,第5行=第7行(2) 合伙企业合伙人① 按本期实际计算的,第5行=第6行=第3行×第4行② 按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计算的,第5行=第7行l 核定征收(1) 除合伙企业合伙人外的其他纳税人① 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第5行=第1行×第8行或 =第2行÷(1-第8行)×第8行②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第5行=第9行(2) 合伙企业合伙人① 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第5行=第1行×第8行×第4行 或 =第2行÷(1-第8行)×第8行×第4行②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第5行=第9行×第4行6. 第10行“按上述内容换算出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第10行=第9行×12个月(或4个季度)7. 第11行“税率”及第12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10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8. 第13行“本期预缴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 第13行=(第10行×第11行-第12行)÷12个月(或4个季度)9. 第14行“减免税额”: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10. 第15行“本期实际应缴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第15行=第13行-第14行11. 如果税务机关采取核定税额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将核定的税额直接填入第15行“本期实际应缴税额”栏。
文章TAG: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b表怎么填个人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